前言
实践搭了一个网站,缩放之下的兼容性还是没有能够保证,图片容易变形,版式容易乱。而且我对于bootstrap 4的各种样式的内外边距都不了解,很容易手足无措。所以我今天专门从头开始,利用浏览器的调试模式实际研究一下各种class的样式,尤其是边距问题。当然,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去查找官方文档。
基础知识
盒子模型
只有块级元素才有盒子模型。在CSS 3的标准盒子模型中,包括margin(外边距),border(边框),padding(内边距)和content(内容)
。padding的存在使得content居中、美观,margin主要用于调整盒子的位置。样式属性中的width和height指的都是content的宽和高。盒子嵌套时,内盒子整体,包括margin在内,是外盒子的content。
background-image覆盖content和padding,而background-color覆盖content,padding和border。
块级元素和行内元素
CSS规范首先确定了一种标准的排版方式,各种元素都按照这种标准的方式进行布局,不使用其他与排列和定位相关的特殊CSS规则,这就是所谓的 “标准文件流”,简称为“标准流”方式。页面元素可以分为两类:
块级元素(block element):总是以一个块的形式表现出来,并和同级的兄弟依次垂直排列。最常用的块级元素是div。
行内元素或者称为内联元素(inline element):相邻元素之间横向排列,到最右端自动折行。比如说常用于文本容器的span就是行内元素。
区别
它们的区别主要如下:
-
块级元素,以一个新行开始,一个换行结束,即使content只有一小块,也会使得下一个元素换行。添加float属性以使其无视换行,自动填充至自己的边框接触到父级元素或者其他float元素的边框;
行内元素不会独占一行,相邻的行内元素会排在同一行。其宽度随内容的变化而变化。 -
块级元素可以设置宽高,而行内元素不可以。
-
块级元素可以设置所有的margin,padding;
行内元素水平方向的margin-left和margin-right, padding-left和padding-right可以生效。但是竖直方向的margin-bottom和margin-top, padding-top和padding-bottom却不能生效。
可以通过修改display属性来切换块级元素和行内元素,但是一般不建议随便修改。
定位
行内元素的水平margin是相邻margin相加的结果;
块级元素的垂直margin是取相邻margin的最大值。
整体框架
不使用bootstrap时,原生html的body有8px的margin(我没有特别注明的话,默认说的就是上下左右的边距都一样),没有padding;bootstrap中body无内外边距。
“container-fluid”与”container”
原生div无内外边距,大小全部由内容决定;
“container”的width随屏幕尺寸范围在几个固定的值之间变化,有15px的左右padding,而左右margin随尺寸自适应,高度随内容而定。因为content的width动态变化,基本上在各个尺寸下都是铺满的,所以”container”基本不受float属性影响,始装占一行。
类似的”container-fluid”与”container”的区别在于width是100%,即content在宽度上默认始终铺满。
它们常用于各种元素的容器,官方建议不要在 "container" 中嵌套另一个 "container"
。
html的高度是不确定的,所以100%的height要取决于父元素的实际高度,父元素没有实际高度的话,浏览器是不知道100%到底是多高的。
@media (min-width: 1200px) .container { width: 1170px; } @media (min-width: 992px) .container { width: 970px; } @media (min-width: 768px) .container { width: 750px; } .container { padding-right: 15px; padding-left: 15px; margin-right: auto; margin-left: auto; }
“row”
“container”默认有15px的左右padding,方便在里面直接插入文本,有较好的居中效果。但是使用栅格效果时,padding会造成困扰。所以”row”提供了-15px的左右margin,刚好消除了它的影响。所以设计上”row”一直要放到 “container”或者”container-fluid”的内部。
盒子的边界是margin的外边界,负的margin相当于边界收缩了,因此会发生重叠现象。(可以设定background-color来观察)
显然,既然叫做row,它会单独占据一行,平行的"row"会垂直分布
。
“col”
“col”是放在”row”里面的。
“col”有15px的左右padding,不难发现,最后的效果是,”col”的border刚好和”container”的border重合。同时,平行的”col” 的content之间就有了30px的槽(2*15px的padding)。
“col”样式按一个”row”中的”col”的数量自动等宽平分空间,你也可以使用”col-xx-n”指定在xx尺寸下占据标准栅格12列中的n列。比如”col-md-6”指明在中等尺寸下占据6列。你可以为所有尺寸指定列数,写在一个class属性中,使用空格分隔,它们彼此不会冲突;或者你只指明一个尺寸下的情况,那么会按照响应式布局自动调整列数。
两种栅格系统
由于这样巧妙的栅格系统设计,不建议自定义修改框架样式的各个边距,同时应当采用"container"-》"row"-》"col"这样的嵌套设计
。
因为平行的”row”会自动换行,要想形成整个栅格,直接再写一个平行的”row”就行了。最终效果是 “container”里面填充着没有上下padding但有左右padding(各15px)的栅格。
也可以在”col”中再嵌套一”row”进行nesting 扩展。因为巧妙的边距关系,在 nesting 的时候”col”的作用也相当于”container”了,这样各个栅格就只有content而没有padding了。最终效果是 “container”里面密集的填充着由content形成的栅格。
参考
最后附上GitHub:https://github.com/gonearewe